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

发布时间:2024-3-11 11:07: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5.23

申请日:2023.01.05

分类号:C02F3/30(2023.01)I

摘要

一种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包括污水总管、生化池、曝气风机、层流塔、清水池、返流模块,污水总管经第一流量计接生化池进水管,生化池进水管接布置在生化池底部的第一布水器,生化池底部设置排水接管,第一塔总管连接布置在层流塔上水室内的产水进口,第二出水支管经第三流量计接返流总管,返流总管接生化池进水管,返流进水管一端接清水池,另一端经第二泵、第四流量计连接至第二塔总管,返流出水管一端连接返流总管,另一端连接第一塔总管,第一塔总管在产水进口前接有排泥管。其提供了一种降氮效果好、运行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少、空间利用率高、操作简便、出水水质稳的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包括污水总管、生化池、曝气风机、层流塔、清水池、返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总管经第一流量计接生化池进水管,生化池进水管接布置在生化池底部的第一布水器,生化池内放置微米颗粒生物体,生化池底部设置排水接管,排水接管经第一泵后分第一、第二出水支管两路,第一出水支管经第二流量计连接第一塔总管,第一塔总管连接布置在层流塔上水室内的产水进口,第二出水支管经第三流量计接返流总管,返流总管接生化池进水管;所述曝气风机接生化池内的气盘;所述层流塔下水室设置产水出口,产水出口连接第二塔总管,第二塔总管连接消毒水管,消毒水管经消毒器连接至清水池,清水池外接出清水管;所述返流模块包括返流进水管、返流出水管、排泥管,返流进水管一端接清水池,另一端经第二泵、第四流量计连接至第二塔总管,返流出水管一端连接返流总管,另一端连接第一塔总管,第一塔总管在产水进口前接有排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其特征是:所述曝气风机经气管接气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其特征是:所述生化池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为三个生化区,第一隔板将第一生化区与第二生化区之间完全隔开,第一隔板上部开有管孔,汇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隔板的管孔,汇水管另一端连接布置在第二生化区底部的第二布水器,第二隔板将第二生化区与第三生化区隔开,第二隔板顶端面与生化池之间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其特征是:所述三个生化区内均设有气盘,三个气盘分别经三根支气管汇总接总气管,总气管接曝气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其特征是:所述层流塔在上水室与下水室之间从上而下设置第一、第二、第三净化层,第一净化层用沸石填料,第二净化层用锰砂填料,第三净化层用活性碳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其特征是:所述微米颗粒生物体组分按质量配比如下:24.65%~30.55%活性污泥、25.9%~30.47%聚氨酯、23.7%~30.56%火山岩、4.1%~5.61%硅酸钙、4.38%~5.67%三氧化二铝、3.76%~5.96%焦煤、4.52%~5.7%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其特征是:所述微米颗粒生物体为固体多孔不规则颗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氮效果好、运行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少、空间利用率高、操作简便、出水水质稳的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米颗粒生物体高效污水处理集成终端,包括污水总管、生化池、曝气风机、层流塔、清水池、返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总管经第一流量计接生化池进水管,生化池进水管接布置在生化池底部的第一布水器,生化池内放置微米颗粒生物体,生化池底部设置排水接管,排水接管经第一泵后分第一、第二出水支管两路,第一出水支管经第二流量计连接第一塔总管,第一塔总管连接布置在层流塔上水室内的产水进口,第二出水支管经第三流量计接返流总管,返流总管接生化池进水管;所述曝气风机接生化池内的气盘;所述层流塔下水室设置产水出口,产水出口连接第二塔总管,第二塔总管连接消毒水管,消毒水管经消毒器连接至清水池,清水池外接出清水管;所述返流模块包括返流进水管、返流出水管、排泥管,返流进水管一端接清水池,另一端经第二泵、第四流量计连接至第二塔总管,返流出水管一端连接返流总管,另一端连接第一塔总管,第一塔总管在产水进口前接有排泥管。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风机经气管接气盘进一步地,所述生化池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为三个生化区,第一隔板将第一生化区与第二生化区之间完全隔开,第一隔板上部开有管孔,汇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隔板的管孔,汇水管另一端连接布置在第二生化区底部的第二布水器,第二隔板将第二生化区与第三生化区隔开,第二隔板顶端面与生化池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生化区内均设有气盘,三个气盘分别经三根支气管汇总接总气管,总气管接曝气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层流塔在上水室与下水室之间从上而下设置第一、第二、第三净化层,第一净化层用沸石填料,第二净化层用锰砂填料,第三净化层用活性碳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微米颗粒生物体组分按质量配比如下:24.65%~30.55%活性污泥、25.9%~30.47%聚氨酯、23.7%~30.56%火山岩、4.1%~5.61%硅酸钙、4.38%~5.67%三氧化二铝、3.76%~5.96%焦煤、4.52%~5.7%水。

进一步地,所述微米颗粒生物体为固体多孔不规则颗粒。

基于上述方案,本发明取得了如下积极有益效果:1、生化池内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微米颗粒生物体生物膜浓度并形成一种帘膜效应,即污水在生化池向前流动时要穿过一层层微米颗粒生物体帘膜,能使被处理的污水被生化而污染物被迅速消减,确保了经生化池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

2、在获得相同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的条件下,本系统的微米颗粒生物体集硝化、反硝化、除磷及有机质降解同步进行,硝化与反硝化不需要单独分开,完全在同一容池内同时完成,与其它工艺相比设备容积较小,减少占地面积约50%。并且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相应减少了一次性投资。

3、曝气风机和气盘的设置提供了污水生化所需氧量,同时确保微米颗粒生物体与污水充分混合和流动。而微米颗粒生物体形成的单元膜生化系统,在污水中处于流化飘移状态,增加与氧气的接触机率,提高了氧的利用率,氧总利用率达到5060%,减少了空气曝气量,降低了曝气能耗近60%。同时省去了厌氧条件下的搅拌装置和大回流所用回流泵以及排泥泵的能耗,因此系统的能耗较低。

4、微米颗粒生物体上的微生物自身氧化分解较为稳定且污泥龄长,生命周期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产物少,解决了泥龄短且易老化的缺陷,产生的污泥量少且含水量低,易沉降,系统污泥产生量减少约60%,解决了困扰污水处理行业的污泥处理难题,相应减少了污泥处置及设施费用,避免了污泥处置滋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5、微米颗粒生物体具有多孔的特性,为生物菌群寄生的其中提供了重要场所,在微米颗粒生物体不规则的表面形成硝化生物膜,在孔内形成反硝化生物菌群,在生化池内形成无数个微米颗粒生物体菌群的硝化与反硝化群体,使硝化反硝化脱氮的效果显著增强,脱氮率达到95%以上。

6、本系统把一些特定功能进行高度集成,除生化功能集成外,产水和直接返流两种功能由第一泵完成,间接返流和排泥两种功能由第二泵完成,把管道和设备占用空间合二为一,节约了各功能之间的管阀连接,减少管阀水力损失,使产品结构更加紧凑,使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操作更为简便,控制更加规范。

(发明人:匡再伟;杨志军;沙德宏;黄家骧;许良城;吴佳;刘红旗)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